• **第一章:软件的概念,

    • 生命周期,需求分析、设计、编码、测试、运行和维护、退役
    • 软件质量要素(8个),正可安效、使维复移
    • 软件工程概念,五要素。人、项目、过程、方法、工具
    • 软件工程原则 (7个) 。抽隐、模局、致全证
    • 开发方法(3种),结构化、面向对象、形式化
    • 过程模型 (3种)。瀑布、通用过程、专有
    • 瀑布模型,优缺点,增量模型,原型建造 (方法类型),螺旋模型( 确定目标、 风险分析、开发和验证、制定规划),通用过程模型 (沟通、策划、建模、构建、部署)
  • **第二章:面向对象

    • UML (五种视图) 用例视图、结构视图、行为视图、构件视图、部署视图
    • RUP (5个阶段)。初始、细化、构造、移交、生产
  • 第三章:需求与建模

    • 需求分类(功能、质量、约束性)
    • 软件需求质量要素(3个) 正确性、完全性、可行性
    • 需求建模方法 (3种) 抽象、分解、多视点分析
    • 过程模型 (获取、分析)
  • 第四章:用例,用例图

    • 用例 特征 用例图(执行者用例)用例之间关系 执行者
    • 用例表示(名称、执行者、动作序列)
    • 类图、类之间关系、多重性
  • 第五章:逻辑视图 分析

    • 顺序图 (边界类,控制类,实体类) 消息传递类型
    • 分析类图
    • 状态图
    • 需求优先级(3种) 实现紧迫度、产品可接受度、需求实现度 以上占70%的内容

  • **第六章:质量要素

    • 软件设计基本原则(4个){ 抽象与逐步求精、强内聚及松耦合、信息隐藏及关注点分离}
    • 设计元素 (子系统,构件,类)
  • **第七章:软件体系结构

    • 概念:架构
    • 软件体系结构三要素:组件、连接件和约束
    • 完整软件体系结构包含五种视图:逻辑视图、开发视图、物理视图、运行视图、数据视图
    • 三种通用体系结构模式 (分层,管道与过滤器,黑板)
    • 逻辑视图
  • **第八章:人机交互

    • 界面元素 (4种):静态、动态、用户输入、用户命令
    • 外观设计+界面类图,界面流
  • **第九章:软件详细设计

    • 详细设计主要活动: 用例设计、子系统设计、构件设计、类设计、数据模型设计
    • 替换工作,顺序图,设计类图
  • 第十章:实现

    • 编码,调试,单元测试,集成测试
  • **第十二章:软件测试

    • 白盒测试:关注程序的运行细节。黑盒测试:不考虑程序内部
    • 测试活动(单元(白盒),集成(各模块组装,自顶向下集成、自底向上集成),确认(α/β测试、黑盒),系统)
  • **第十三章:

    • 维护分类 (4种),纠错性、适应性、完善性、预防性 维护 纠适善预
    • 维护成本公式优先级=价值/(成本×成本权值+风险×风险权值)
    • 可维护性 (影响因素)
    • 软件重构( 文档重构、重组、逆向工程和再工程)

注意:第五章及其之前的章节占70%的考试内容,重点复习那些部分

referen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