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开始是看的毕导的一个视频后开始想起一个视频说:数学不具有完备性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,其实他就是指的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,一句话来说就是:任何一个包括基本算数的公理系统,必定是不完备的,不完备是指的是:存在一个命题,无法证明他为真还是为假,即不存在一个证明来判定这个命题为真还是为假。

在毕导提到的这个视频上,另外一位博主也讲了这件事,不过他从的多维度的 他通过图灵机图灵完备性来说明,大卫·希尔伯特所假象的数学的「可判定性」是错误的。

如何进行证明的?停机问题这个判定问题的结论是:不存在一台图灵机,可以判断输入任何一个程序(一台图灵机),它最终会停机还是无线循环?这个命题说明了像是图灵机这样强大的机器都不具有「可判定性」,自然那个理想数学大厦是不可判定的

那我们人类是如何在这样连这三条性质都不满足的ZFC公理系统,来建立起来的庞大的数学大厦以及物理大厦呢?

  1. 关于完备性:现实当中所解决的问题,并不是高度自指的,其真伪是可以被公理系统所证明的,真实世界中,并不存在一个工程问题,因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而无法解决的问题

  2. 关于一致性:我们无法证明ZFC公理系统是一致的,但不妨碍我们坚信他是一致的,这种信心来源于数个世纪的实践,从未有推导过任何一个矛盾。虽然可能是不一致的,但从现在看来,可以认为是一致的

  3. 关于可判定性:不可判定性指的是不存在任何一个可以判定任何命题为真假的算法,但现实生活中,并不需要一个判定任何事物真假的算法,而是一事一议:将命题局限,就能判定其真假。

我们可以说,理论的局限划定了知识的边界,而实践的成功则彰显了工具的威力。这两者并行不悖,共同构成了我们对数学的完整认知。

以上对数学的形式化、对算法这种直觉、非形式化的探讨,成功引入了丘奇-图灵论题,因为他大胆的宣称:像是数学这种“形式化世界”,以及像是算法这种”非形式化“的世界外延是完全重合的,任何被称之为算法的直觉、形式化问题,都能够等价与在非形式化世界中,能被图灵机所解决的问题。

之所以叫做论题,而不是定理,是因为论题是试图连接形式化与非形式化概念的断言。 我们之所以相信这个断言,也是基于实践的检验,直觉的说服力。